三国时期,天下三分,群雄并起,各路诸侯为争夺霸权而展开激烈角逐。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,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豪杰。其中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,当属东吴的孙权、蜀汉的刘备和曹魏的曹操这三位雄主。然而,这些君主之所以能够开创属于自己的霸业,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身边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和文臣。
虽然疆土是武将们浴血奋战打下来的,但若没有文臣的智谋辅佐,也难以成就一番霸业。众所周知,刘备身边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,曹操帐下有老谋深算的司马懿。而在东吴,孙权身边同样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——周瑜。令人深思的是,周瑜在临终之际,曾郑重其事地告诫孙权,必须除掉一个人,否则东吴必将陷入危难。
一、东吴的擎天玉柱周瑜
展开剩余73%周瑜堪称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,他毕生都在为东吴的基业殚精竭虑。年轻时,周瑜便追随孙策左右,两人情同手足,更是一同迎娶了江东著名的美女大乔、小乔为妻,成就了一段佳话。
这位才子不仅精通兵法韬略,更擅长音律诗词,是难得的全才。孙策在世时就对周瑜格外器重,常与他商议军国大事。可惜天妒英才,孙策在二十六岁时便因遇刺身亡,由其弟孙权继位。孙权即位后,同样深知周瑜对东吴的重要性,视其为国之栋梁。
此时的周瑜已官拜东吴大都督,统领江东水陆大军。他精心培养的将领吕蒙,后来也成为东吴的中流砥柱。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,世人多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,却往往忽略了周瑜的关键作用。事实上,正是周瑜运筹帷幄,与诸葛亮联手,才使孙刘联军得以大破曹操百万雄师。周瑜与诸葛亮明争暗斗,正是由于他的存在,刘备始终不敢轻易与东吴兵戎相见。
二、周瑜的肺腑之言
周瑜生前就深刻认识到诸葛亮的可怕之处。这位蜀汉丞相总能洞悉他的战略意图,并提前设下应对之策。这种被完全看透的感觉让周瑜既恼怒又无奈。但比起个人恩怨,他更忧心的是东吴的未来发展。
在生命最后时刻,周瑜语重心长地告诫孙权:刘备表面仁义,实则野心勃勃,若不早除,必为东吴心腹大患。他认为曹操正休养生息,可暂缓应对,而刘备就像养在身边的猛虎,随时可能反噬东吴。同时,周瑜还特别推荐了鲁肃,称赞其忠心耿耿,谋略过人,建议孙权予以重用。
三、孙权的抉择
史书盛赞生子当如孙仲谋,孙权确实有其过人之处。他自幼就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,对东吴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规划。然而随着周瑜权势日盛,孙权内心也不免有所猜忌。虽然周瑜忠心可鉴,但哪个君主愿意长期受制于臣下?
因此,孙权对周瑜的临终建议采取了折中方案:他重用鲁肃接替周瑜,却未将刘备视为敌人,反而将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,试图通过联姻来牵制曹操。这一决策看似高明,实则埋下祸根。刘备借荆州不还,最终导致吴蜀反目。周瑜若泉下有知,定会痛心疾首。
周瑜的悲剧在于,他遇上了命中注定的对手诸葛亮。临终前那句既生瑜,何生亮的慨叹,既是对命运不公的控诉,也是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知。这位江东才子的一生,为后人留下了太多值得深思的启示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-在线配资-股票杠杆网址-配资公司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